以“诚、正、敏、毅”为办学理念
星耀校区 呈贡校区
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靠人民

清明祭英烈

发布日期:2022-04-04

清明祭英烈

演讲者:2023届(24)班 鲁梁一鹏

2022年4月02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2023届24班鲁梁一鹏,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清明祭英烈”。

清明节,一个因英烈而诞生的节日,自然也应祭奠英烈而度。
说到英烈,脑海中浮想联翩,春秋战国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风流刺客,为那些以国士之礼待己的人悍然赴死;秦皇汉武,耿恭、李广扛匈奴,誓死不降;唐宗宋祖,压胡抵元,哥舒翰,岳飞,以死相抗;明清两代,更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全民皆兵;直到近代乃至新中国成立,一批又一批革命先辈为现在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以死捍国权,感人至深,倾佩不已。
但,我们在回忆这些战死沙场的英雄的同时。还有这样一群文人,他们用最柔软的笔写最刚硬的文字,面对屠刀,“横眉冷对千夫指”,用自己的鲜血捍卫国家的荣耀,书生的风骨,其中之姣姣者,我想便是西南联大的教授们。

时光又回到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没有来得及转移的刘文典深陷日军的恐怖之下。侵略者不相信一个书生的骨头比刺刀还硬,他们闯入刘的家中,凶神恶煞地将值钱物件一扫而空。刘身穿袈裟,怒目而视,他拒绝回答日本人的任何问题。翻译官问责,你是留日学生,太君问话,为何不以日语作答?刘默然,直到蛮夷离去,方用中国话——表达一个书生的愤怒“国难临头,我已发夷声为耻”。

联大的先生们用鲜血书写的对外敌的不屈,展现着那个时代的书生傲骨。

1941年6月27日,南开,清华,北大三所高校南迁昆明,在“南渡”途中,学生问闻一多:“闻先生,你大可照学校的规矩,坐车、乘船经广州、香港、越南,然后舒舒服服地到昆明,又何必受这个罪呢?闻笑答曰,国难期间,走几千里路算不了受罪。他或许永远不会想到,自己会壮烈牺牲在即将到达的昆明这片热土上。
当时联大的先生没有一个怕苦的,从他们北都南渡的一刻就已注定。

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遇害,那些可憎的刽子手枪指闻一多,放出威胁。这个随联大奔波半生的先生,再一次向敌人展示了透在骨子里的刚强。
15日上午,李公朴殉难经过报告在云大召开,朋友皆劝闻不要去,可现在国民党反动派都以欺负到了家门口,向来是说不如做的闻一多又岂会坐在家里暂避风头。
掩护中,闻一多安全来到云大。本已决定“只出习,不发言”的他,见李夫人的演讲屡次被现场的特务打断,忍无可忍。闻一多回头冷冷地注视着这些无耻的特务,随即即兴做了那次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
他的演说时而深沉,时而锋利,有议论,也有抒情,他的话语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深深地扎破了特务的外利内荏。
李公朴那句“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也因闻一多的重申再入人心。
他激动地高呼,今天,这里没有特务。
这群无胆鼠辈只敢偷偷在背后耍流氓使坏,面对闻的质问,他们只敢悄悄躲在人群里,不敢做声。
是的闻先生倒下了,倒在次日迷人的夜色里,倒在他同样勇敢的儿子的怀里,他用鲜血捍卫了书生的尊严。他用鲜血浇灌了一个又一个闻一多。这可谓,书生。

1938年日本飞机轰炸昆明,自此物价便一路飞升。一个月工资最高的教授也只能买四十斤豆腐。在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里,朱自清饿得无法入睡,一人孤独坐着。他的日记中常有胃病发作、胃痛、抽搐、每日呕水等文字。

1941年3月8日的日记中写道:过去从来没有感到饿过,并常夸耀不知饥饿为何物。但是现在一到十二点腿也软了,手也颤了,眼睛发花,吃一点东西就行。这恐怕是吃两顿饭的原因。
国民党为收买知识分子,给他们发了配购证,可低价购到“美援面粉”。

此时,朱自清的胃病已经十分严重,身虚体弱,他根本吃不了粗粮,亟需精粮来调养。

但是在大义面前,朱自清毫不犹豫,坚定地在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倡议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毅然退回配购证。

1948年8月12日,贫病交加多年的朱自清,终因胃穿孔导致身体多器官衰竭,年龄不满50的一代文豪,在黎明前黯然陨落……

朱自清临终前唯一的遗言是,嘱托妻子:“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

这书生的风骨,英烈的不屈气节,洒然落泪。

詹谷风先生曾说过:“最坚硬的物质,往往被最柔软的东西包裹。人体中最正直的骨头,无一不处于皮肤和肌肉的遮蔽和掩藏中,藏在柔软深处的骨头,往往在特殊场合坚挺,闪烁它的光芒。”

刘文典无畏日本兵的刺刀,以发夷声为耻;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大师云集于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坐落于热土昆明,吾辈昆明之学子,云附之学子,理应继承先辈之遗志,全心求知,为国奉献。

在此我向全校同学呼吁——清明祭奠英烈,学习为国栋梁!

谢谢大家!

780cd60b04e8d8d646e6118e79450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