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正、敏、毅”为办学理念
星耀校区 呈贡校区
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靠人民

以航天精神激励学生成长,云大附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4-11-12

以航天精神激励学生成长,云大附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连日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团委抓住这一重要契机,组织开展了以“赓续航天精神,砥砺强国担当”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活动吸引了学生团员代表和教工团员代表共30余人参加,旨在带领团员们深入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领悟航天精神谱系的内涵,贯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学校精神。

活动由该校团委书记许小雷主持,云大基础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云大附中党委副书记李学文到场讲话,云南大学教育学院青年教师王果博士、胡昕晔博士受邀参与学习指导,云大附中团委副书记严绍元、团委委员杨璨宇参加了本次活动。

载人航天事业一直备受党和国家关注与重视。中国航天工作者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种精神对中小学生意义深远,能激发爱国情怀,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塑造坚强意志。李学文在致辞中以云南籍航天员桂海潮为例,生动地向团员们讲述了航天员们背后的故事,激励团员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各类实践,向着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不断迈进,他表示,期待今后能听到同学们科技报国的佳音。

许小雷讲授了 “赓续航天精神,砥砺强国担当” 的主题团课,带领团员们回顾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壮丽征程:从 “东方红一号” 开启太空时代,到 “神舟” 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从 “嫦娥” 奔月探索月球奥秘,到 “天问一号” 开启火星探测之旅,每一个里程碑事件都深深震撼着大家的心灵;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构成的航天精神谱系,让团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航天精神是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源源不断的力量之源。

团员们在观看了《赴九天,问苍穹——中国航天发展简史》《航天员上天有多难》等视频后,展开了讨论,同学们表示要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作为行动指引,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打牢知识基础,激发创新意识,练就一颗“大心脏”,勇于攻克难关。

团课结束,进入实践环节,团员们来到该校“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参加航空航天科普活动。在该校团员教师段俊成的讲解和组织下,同学们体验和观摩了波音737客机的模拟驾驶,在感受飞行的魅力和乐趣之余,大家也真切地认识到“飞天”的不易,正如段俊成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想把飞机、飞船开上天,现在的每一步都十分重要,对大家来说就是每一个科目都要学好,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载人航天精神背后有无数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鼓舞作用。活动结束后,该校团员们纷纷写下了心得体会,初三(20)班杨子墨同学写道:“本次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国家以及全体科技工作者和航天人们的伟大,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当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初三(12)班蔡欣妤同学也认真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让我印象深刻的不只是这些辉煌的成就,更是航天工作者们坚定无畏的航无精神。身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十分骄傲与自豪!”

航天精神丰富的内涵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从团员们的心得体会中可以看出,一颗颗向往蓝天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底悄然种下。云大附中坚持五育并举,始终致力于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有爱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有扎实学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秉承“文理汇通,有无相生”的教育发展理念,历来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能力的培养,并依托由共青团中央认定授牌的“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开设科技类综合实践课程,深度培养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竞赛苗子,不断扩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