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正、敏、毅”为办学理念
星耀校区 呈贡校区
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靠人民

“春城兴教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走进云大附中

发布日期:2024-09-27

 

9月26日,“绣出滇韵文化,坚守工匠精神”——“春城兴教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云南大学附属中学一二一校区举行。全市中小学劳动教研员、劳动教师共155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春城兴教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开展,旨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IMG_258

本次活动由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承办,旨在让更多能工巧匠、劳动模范、技能大师及行业领军人物参与到学校劳动教育发展中,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在实践指导、技能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作用。

IMG_259

活动现场,云南省刺绣工艺大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祖氏滇绣画”传承人祖玉兰,分享了自己如何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一名刺绣大师、怎样从一根筋到创出一片天的生动故事,并现场展示了滇绣刺绣技艺和作品。

IMG_260

祖玉兰在昆明出生,从小就开始接触刺绣,日常任务是学习劈线。她要把一根丝线劈为48丝,这样劈出来的丝甚至比头发还要细,狠狠练好基本功。34岁时她走出云南,先后去往广州、湖南、四川、苏州等地,耐心学习粤绣、湘绣、蜀绣、苏绣等相关知识和技艺。经过反复领会琢磨和实践,她创出了融“四大名绣”和云南民族绣法为一体的“祖氏刺绣”技法。“祖氏刺绣”作品因为博采名家之长,融合多种绣法,画面富有立体感,图案活泼、技法独特、体裁广泛,并融入少数民族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IMG_261

2010年,祖玉兰创办了“刺绣艺术中心”,致力于创新刺绣艺术,探索云南特色刺绣技法和各地特色刺绣技法的融合,传承并发展“滇绣”艺术,使其发扬光大。中心学员主要招收农民工和残疾人免费培训,积极配合政府的扶贫工作,让学员能够靠学到的刺绣技艺得到收获,过上幸福的生活。

IMG_262

活动最后,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研员廖婕辰表示,本次活动是第三场“春城兴教工匠”进校园活动,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非遗滇绣传承匠心精神、通过工匠精神激发学生创造力,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系列活动,让更多能工巧匠、劳动模范、技能大师及行业领军人物参与到学校劳动教育的育人环节,充分发挥劳动在实践指导、技能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作用。前两场开展的是茶艺和插花,本次是滇绣,这些培训项目与昆明、云南的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而且资源丰富,更容易让劳动教育成为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渠道,希望通过“春城兴教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的开展,让能工巧匠、大师们把成果带到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去实践,围绕当地特色资源设计主题和实践活动,开发具有昆明特色的劳动教育精品课程与教学资源库。

在“双减”背景下,云大附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全面成长为中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必修课学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近年来,云大附中高度重视学生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学校以动手实践为核心,开发出了具有鲜明劳动特色的STEAM劳动教育精品课程。这些课程强调动手实践操作,突出多学科融合,形成了课后服务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双升”的良好格局。

云大附中校长高云飞表示,本次开展的“春城兴教工匠”进校园活动,融入非遗传承内容,将本土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引进课堂、融入学生生活,不仅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本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劳动教育的实效,还对实施科教强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